您当前所处的位置 : 首页 > 综合资讯

地市政务新媒体传播力评价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18地市

2021-08-09 河南日报传媒

  摘要:自 “互联网+” 提出之后,“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 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政务新媒体的新常态。以河南为例,通过对河南省内18个地市的53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6个县的6157个各级各类政务新媒体载体进行数据采集、分类别分区域整理,构建了评价体系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多角度分析,最后勾勒出河南省18地市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的全景图,全方位的解构省域范围内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现状,为同样规模的政务新媒体的评价提供了一种可实践的视角。

  关键词:地市政务新媒体 传播力 评价体系 实证

  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994年之后,中国的互联网逐步发展起来,不断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是2002年8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对运用互联网促进政务能力提升给予了宏观指导,之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网站逐步建立并应用起来。2007年1月11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办的第五届(2006)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公布了2006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此次评估对象包括76个部委、32个省区市、新疆建设兵团以及从333个地市中按20%抽样的县级政府[]。自此,以绩效评估促进政务网站建设电子政务的管理思路逐步形成。

  2009年微博出现,2011年微信出现,2013年APP出现,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新应用更是促使电子政务从单一的政务网站向政务新媒体方向发展。当前,“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成为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政务新媒体应用中的“标准配置”。政务新媒体以政务公开及信息发布交互为基础,在新媒体平台支撑下推出政务集中处理及各种接入应用,既减少了政务部门相关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又方便了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的获取,更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双向沟通交流的新渠道。

  对于各级政务部门和社会公众来说,“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已成为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并非所有的都发挥了应有作用、达到了期望效果。因此,本研究以河南省18地市的各级政府及其相关政务部门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内“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研究,旨在深入解构现状、分析问题。

  2相关文献探讨

  政府传播抑或政务新媒体的探讨,在欧美新闻传播学术研究视野中历来受到重视,在新媒体出现之后更是备受关注。大部分国外政务新媒体研究在内容上均以新媒体带来的民主政治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不限于传播学视角,还包括政治学及管理学视角。国内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讨政治传播或传播力等。从政治学视角对政治传播现象中的传播者、信道、传播内容等进行政治传播的概念界定[],认为传播力是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从传播学视角界定政治传播,是指政府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或政府面向大众进行的传播[],该界定对政府机构的政治传播过程的描述较为清晰,有利于政府机构的政治传播行为评价的实践。

  目前,在国内关于政务新媒体的学术研究文献且大多都只是从不同的方面强调了政务新媒体传播对政府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比如,张宁指出,“借由微博,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政府机构的服务性、部分官员的影响力都得以大大提升,微博在推动信息公开,促进民意表达、官民互动沟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务微博,目前正在向我国公众意见表达,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发展,并将成长为社会监督和培育公民意识的重要力量。”[])石婧指出,一方面政务微博可以缓释网络负面舆论,为互联网时代打造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如何服务公众,应对舆情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另一方面,政务微博问政,促进了公平正义。在政府处理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时,微博发挥了强大的舆论监督功能,促使政府公开相关信息,公平地解决有关问题。”[]

  另外,政府与各类媒体机构亦是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的积极探究者,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其一,从电子政务视角审视政务信息化。由国家信息中心与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负责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从2004年开始出版的年度报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其二,针对政务网站的统计分析。由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和中国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2014年2月联合发布的《中国政府网站发展数据报告(2013)》。其三,从信息化视角考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心在2016年11月 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 》。其四,从政府所属新闻网站传播力的调研。缔元信互联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6月发布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内容传播影响力报告》。其六,对政务微博微信专项的调研。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与新浪微博联合制作发布《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全国政务微信影响力排行周榜》等。其七,对政务新媒体诸多终端进行综合性调研分析。如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的新华政务直通车项目组发布的《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2014)》《2015年全国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等[]。其八,省级地方政府探究政务新媒体的实践效果。如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组织、河南山谷创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网络中心具体完成的年度河南省政府系统门户网站评估报告及季度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及管理情况的通报;2016年12月16日,由新华网和新华社青海分社共同主办、新华网技术中心与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控分析中心及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承办、青海三宝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完成的2016年《青海省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报告》等。

  综上所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研究机构还是媒体、商业机构,抑或政府机构等均对政府机构在应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鉴于此,本研究拟从政务新媒体应用的系统性评价视角切入,通过对河南18地市及其所辖区县(市)的各级政府及其所辖政务机构的政务新媒体综合应用水平进行系统考察,揭示其应用水平的差异性及相关因素对其有效应用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政务新媒体服务地方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界定与样本筛选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到:“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新闻网站、商业网站等媒体的作用,使主流声音和权威准确的政务信息在网络领域和公共信息传播体系中广泛传播。”结合2018年12月27日国办发〔2018〕123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2019年4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文件《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相关精神。本研究中的政务新媒体是指,在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新媒体传播应用中,有线网络主要是指政务网站,无线网络主要是指政务微博、微信、客户端、头条号、企鹅号等。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是指,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政务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政务头条号企鹅号等,在政务信息的组织与传播及新媒体政务应用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在样本筛选中,政务新媒体的开设及应用主体限定为市(县、区)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市(县、区)政府名称查找的依据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所公布的最新行政区划,各类政府机构以本地地方政府官方网站所公布或链接的最新部门或机构设置为准。政务网站直接从域名地址登陆查看;政务微博、微信以实名认证账号为准,在政务微博主要通过“找人”功能搜集新浪微博相关账号,在政务微信上主要通过微信检索账号查找信息;APP客户端、头条号及企鹅号主要通过IOS、Android、头条号、企鹅号、直播号等以区域名称查找实名认证的政务新媒体载体。依据以上思路,结合2020年2月21日河南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2019年第四季度河南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及管理情况的通报》文件精神,最终筛选出河南省18地市的53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6个县的6157个各级各类政务新媒体载体。

  3.2 评价体系

  根据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实际中政务新媒体体系下5类载体的传播活跃程度及其在公众应用中的普及程度,将某一地市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权重总体设定为1,5个一级指标中政务网站设定为0.15,政务微博设定为0.30,政务微信设定为0.35,政务APP客户端设定为0.10, 政务头条号企鹅号设定为0.10。其中,5个一级指标的二级指标根据相关研究文献的成果,结合实际中其在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设定不同的权重,政务网站下的界面设计设定为0.20,技术水平设定为0.20,内容建设设定为0.30,交互应用设定为0.30;政务微博下的内容发布设定为0.3,栏目设置设定为0.2,互动情况设定为0.2,传播效果设定为0.3;政务微信下的创新度设定为0.2,成熟度设定为0.3,覆盖度设定为0.3,便利度设定为0.1,推广力度设定为0.1;政务客户端下的界面设计设定为0.20,功能设计设定为0.50,应用服务能力设定为0.30;政务头条号企鹅号下有效关注设定为0.50,更新频次设定0.20,丰富性设定为0.30。

  各类政务新媒体传播力GCI(Governmentaffairsnew mediaCommunication Index)评价体系的指标及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各类政务新媒体传播力评价指标及权重

力GCIi(1)一级指标K(分值Ki,权重Pi二级指标M(分值Mi,权重Qi二级指标具体考察项备注
(0.15)页面设计(0.20)界面设计,导航设计,logo设计水平,站内搜索设计。见基础类计算公式,比较类计算公式。
技术水平(0.20)访问适应性,安全水平。
内容建设(0.30)更新频次,图文编辑情况。
交互应用(0.30)日均访问量,互动情况,服务功能 在线交互答疑情况。
(0.30)内容发布(0.30)时间段内博文数,信息推送频率,文章推送数量。
栏目设置(0.20)自定义菜单内容(无/有)。
互动情况(0.20)被网民主动@的呼叫数,对粉丝评论的回复数/占比,@其他政务官微的数量。
传播效果(0.30)时间段内平均转评量,文章点赞、评论数量,粉丝数量(增量),被其他政务官微的关注量。
(0.35)创新度(0.20)栏目设置(数量),特色栏目(有无),特色功能(如自动回复中相关功能介绍),模式首创(加分)。
成熟度(0.30)开设时间,信息推送数量,信息推送频率,细分领域排名。
覆盖度(0.30)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
便利度(0.10)菜单层级(如 1-3 级合适),功能指导(关键词自动回复),人工回复效率。
推广力度(0.10)网页等其他平台上的宣传数量,微社区话题数、访问数。
(0.10)界面设计(0.20)标示设计,栏目设计,色彩设计 开发语言,所属系统。
功能设计(0.50)信息发布浏览,基本交互,外链数据库。
评价情况(0.30)用户的评价
政务头条号企鹅号(0.10)有效关注(0.50)被关注数减去主动关注数。
更新频次(0.20)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等。
丰富性(0.30)文章及视频数量等。

  其中,根据分类分区域统计比较需要,制定的基础类计算公式如下。

  Mi:某一个县(区)或机构的二级指标得分是Mi,赋值范围为0到10之间;赋值依据为该县(区)该类政务新媒体对该类二级指标考察项的达到程度,达到程度越高赋值越高,最高到10,达到程度越低赋值越小,最低到0。

  Ki:某一个县(区)或机构的一级指标得分是相应二级指标各考察项得分Mi(10分为满分,具体根据考察项评分)乘以相对应项的权重,然后相加所得。公式如下:

图片1

  其中,Ki的约束条件为:0≤Mi≤10,一级指标Ki为政务网站时,n=4;为政务微博时,n=4;为政务微信时,n=5;为政务客户端时,n=3;为政务头条号企鹅号时,n=3。

  GCIi:某一个县(区)或机构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GCI得分是其5个一级指标的得分乘以权重相加所得。公式如下:

图片2

  其中,Pi的约束条件为:一级指标Ki为政务网站时,Pi=0.15;为政务微博时,Pi=0.30;为政务微信时,Pi=0.35;为政务客户端时,Pi=0.10;为政务头条号企鹅号时,Pi=0.10。

  当同属同一地区(县)或同属同类机构属性比较时,比较类计算公式如下。

  某一个地区(县)总体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得分,是所属本地区(县)所有5类载体得分求和再求平均所得;某一类机构的总体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得分,是所属本机构类的所有5类载体得分求和再求平均所得。公式如下:

图片3

  某一个县(区)或机构的某一类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总体指数得分,是该类在限定条件下所属的所有同类终端的一级指标的得分求和再求平均所得。公式如下:

图片4

  3.3 数据采集

  “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数据采集的各项目依据政务新媒体传播力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并在指标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分解,使所采集的数据更具体、更明确。其中,数据统计项目由基本数据、核心数据、补充数据3部分组成,数据统计表格中开始项目为“序号、**名称、网址(ID)、开通时间、所属机构、所属区县”等政务新媒体传播力表征基本数据的登记,中间项目为政务新媒体传播力表征核心数据的登记,最后部分项目的“其他、备注”等为政务新媒体传播力表征补充数据的登记。

  对新媒体体系下5类载体中每类样本内容采集进行逐一界定,具体如下。

  单个政务网站属性采集项目为:序号、网站名称、网址、开通时间、所属机构、所属区县、界面设计、logo水平、导航设计、站内搜索、访问适应性、安全水平、更新频次、图文编辑情况、互动情况、服务功能、在线答疑情况、总体评价、其他、备注。单个政务微博属性采集项目为:序号、微博名称、微博链接、开通时间、所属机构、所属区县、微博条数、粉丝数量、更新频次、互动情况、总体评价、一条最佳微博、其他、备注。单个政务微信属性采集项目为:序号、微信名称、微信ID(微信号)、开通时间、所属机构、所属区县、微信条数、被关注数量、更新频次、互动情况、总体评价、一条最佳微信、其他、WCI、备注。单个政务APP属性采集项目为:序号、客户端名称、最近更新时间、所属类型、所属机构、所属区县、源文件大小、评价情况、界面设计情况、功能设计情况、互动情况、总体评价、备注。单个政务头条号企业号属性采集项目为:序号、名称、所属类型、所属机构、所属区县、粉丝量、文章发布状况、总体评价。

  3.4 数据统计与处理

  数据采集时间为2020年2月15日至5月10日。对所采集的数据均需要按照区域和机构属性人工制作详细的统计报表(能够按区域属性和机构属性进行筛选),然后对数据进行多角度核实,利用站长工具、ChinaRank等对数据进行矫正。

  在统计与核实环节完成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第一步,不分类别,不分机构属性,不分区域对每个政务新媒体评分。第二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省各类的、各机构的、总分与平均分核算,及各市县区的各类的、各机构的总分与平均分核算。第三步,进行比较排名,全省各类,各机构排名,市内各县区的各类,各机构比较排名,省内各地市的各类,各机构比较排名。)之后在数据处理及综合比较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类分区域排名,并与区域其他官方统计数据(如年度GDP总量及人均)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归纳结论。

  4研究发现

  4.1 河南省市县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的整体状况

  截止2020年5月,河南省所有市(县) “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政务新媒体应用开通数量达6157个,平均传播力指数为3.20。其中,政务网站有1639个,开通时间相对较早,各方面较为成熟,传播力指数较高,为5.70;政务微博有2191个,政务微信有962个,数量较多,但更新频次低,互动情况差,影响力弱,传播效果不佳;政务APP数量不多,有52个,其传播力指数中,漯河、驻马店、新乡等地市甚至高于省直机构(省直机构位于省会是由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厅局单位,因此单独列出与各地区一起进行比较)和郑州市,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政务头条号和企鹅号开通时间较晚,头条号共计816个,企鹅号共计497个,虽然数量较多,但传播力指数最低,分别为1.68和1.36。在各类政务新媒体中,有670个僵尸号,约占总数的10.87%。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河南省18地市各类政务新媒体数量

地区政务网站数量政务微博数量政务微信数量政务APP数量政务头条号数量政务企鹅号数量
省直机构39 13 30 15 6 3
郑州111 291 105 4 81 35
开封68 142 89 0 35 14
洛阳188 176 87 3 99 51
平顶山68 88 46 1 46 29
安阳87 102 63 2 13 17
鹤壁47 96 38 1 19 7
新乡106 119 58 4 41 46
焦作76 97 50 5 33 37
濮阳79 67 29 3 53 17
许昌52 107 45 1 48 26
漯河50 75 17 1 18 14
三门峡60 59 34 2 26 19
商丘79 81 59 2 138 27
周口98 131 53 1 8 42
驻马店123 158 25 4 81 31
南阳206 241 60 2 60 49
信阳76 119 62 1 7 27
济源26 29 12 0 4 6
总计1639 2191 962 52 816 497

  4.2 按照区域比较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

  ,对18个地市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数据按照区域分布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漯河、驻马店、郑州、安阳、三门峡、鹤壁六市(含区县)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高于河南省市(县)的平均值,在河南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其中,省直机构(位于省会由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厅局单位)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最高,为5.58,漯河和驻马店超过了省会郑州,分别位列第2名和第3名,传播力指数分别为3.86和3.68,郑州市位列第4名为3.52。许昌、周口、濮阳、平顶山、济源、南阳、商丘市、新乡、洛阳、开封、信阳、焦作(含区、县)12个地市在河南省市县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的平均指数以下,其中又以焦作、信阳、开封为最低。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河南省各地区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

地区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
全省平均3.21
省直机构5.58
漯河3.86
驻马店3.68
郑州3.52
安阳3.33
三门峡3.31
鹤壁3.31
许昌3.18
周口3.07
濮阳2.95
平顶山2.94
济源2.93
南阳2.90
商丘2.89
新乡2.84
洛阳2.84
开封2.76
信阳2.60
焦作2.59

  4.3 按照机构属性分类比较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

  对河南省市(县)政务新媒体进行机构属性分类后发现,政府、公安、司法、医疗卫生、工商税务、旅游、交通类政务新媒体占比较大,因此本研究将这七类机构单列出来,与其他机构进行并列比较。

  按照机构属性分类统计与比较可知,河南省司法类政务新媒体开通数量最多达到1001个,指数为2.55;公安类政务新媒体441个,传播力指数最高为3.35,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最佳;医疗卫生类209个与交通类政务新媒体236个,其传播力指数仅为0.98和0.93。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河南省7类机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与开设数量

机构属性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综合)政务新媒体开设数量/个
公安3.35441
司法2.551001
政府2.57772
旅游1.37216
工商税务1.10391
医疗卫生0.98209
交通0.93236

  整体来看,七类机构中,公安和司法类新媒体数量占比较大,共占总数的28.77%,尤其是在企鹅号政务新媒体中,公安类和司法类新媒体数量占企鹅号总数的86.12%。但是也有例外现象,在APP开设中,人民政府、政府宣传部等政府类APP开设数量有着明显优势,占APP开设总量的10.77%,说明政府类机关单位相对来说更加注重APP的开发建设。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河南省7类机构政务新媒体数量及其占比

政府公安司法医疗卫生工商税务旅游交通其他
类型数量/个占比/%数量/个占比/%数量/个占比/%数量/个占比/%数量/个占比/%数量/个占比/%数量/个占比/%数量/个占比/%
网站17710.80442.6825515.56603.66724.39523.17452.7593456.99
微博1014.611798.172139.72753.421828.31763.47894.06127658.24
微信13714.2416917.5710811.23747.70899.25565.82767.9025326.29
APP1630.77611.5423.8523.8523.8511.9223.852140.38
头条号50.6112715.5624229.6650.61465.64192.33192.3335343.26
企鹅号51.0124749.7018136.4200.0000.0051.0151.015410.87

  对机构属性与地区属性同时进行考量比较发现,河南省省直机构综合优势较为突出,各类型的机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均排名第一;各地市公安类和司法类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均较高,相比之下,医疗卫生类和交通类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较低。同时,河南省省直机构及其各地市的医疗卫生类和交通类在政务新媒体运用方面都亟待加强。政府、工商税务、旅游等则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具体数据如表6所示。

  表6 河南省7类机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

地区政府公安司法医疗卫生工商税务旅游交通
省直机构4.978.767.332.515.586.984.36
郑州3.332.653.552.001.021.151.88
开封2.512.642.530.461.001.180.75
洛阳3.203.331.760.800.841.190.55
平顶山1.392.881.830.440.670.380.59
安阳2.303.622.780.580.520.500.44
鹤壁2.513.892.651.030.650.870.67
新乡2.042.991.730.800.520.510.34
焦作2.252.961.770.430.420.730.42
濮阳2.752.221.900.330.450.300.68
许昌2.373.92.030.910.910.980.19
漯河2.092.212.880.800.931.270.77
三门峡0.843.582.090.870.422.280.96
商丘2.583.781.480.311.370.410.86
周口2.322.151.580.510.750.380.28
驻马店3.983.982.240.721.100.540.23
南阳2.452.552.410.710.511.230.70
信阳2.382.372.570.720.580.890.45
济源2.563.163.393.752.664.262.52

  4.4 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与地区GDP关系

  将河南省市(县)各地区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同2019年度河南省各地区GDP总量比对分析发现,各地区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与GDP总量相关性不大,与人均GDP具有正相关关系。如:济源市GDP总量全省排名在第18位,人均GDP排第2位,在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排行榜排第2位;南阳市GDP总量排名在第3位,人均GDP排第16位,其在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排行榜排第13位。

  5讨论与结论

  如何发挥好政务新媒体在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日常工作中与公众沟通的效用,不仅是学界关注的议题,也是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因此,21世纪初来自学界、媒体机构、政府部门的研究者便从电子政务、政务网站着手,到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新媒体等细致跟踪。2009年以来,移动终端新媒体崛起,以此为载体的政务新媒体随之兴起,与原有政务新媒体结合形成新常态机制。在此情境下,区域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如何变化,各类机构政务新媒体的差异性有多大,各类型政务新媒体差异性又有多大,区域政务新媒体传播力与其GDP有何关联度等问题随之出现。本文从政务新媒体应用系统性评价的视角切入,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借助政务新媒体传播力评价体系,描述了河南省18地市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的总体情况及个体特质,探讨了以上相关问题。

  5.1 区域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提升既需长期积累又可借力旅游产业

  研究发现,从“一网+两微”到“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政务新媒体的载体形态得以扩展,社会公众可接触到的政务新媒体多样而便捷,尤其是政务APP的推广,使政府及相关机构的日常服务职能与公众需求之间建立了便捷的通道,使政务新媒体受益面得以迅速扩展,从而带来传播力的提升。而政务头条号、直播号、企鹅号的应用,使政务行为与社会公众的距离得以拉近,可视可感的政务新媒体亦受到了社会公众的青睐,也促使传播力得以提升。政务新媒体形态中出现最早的政务网站,依然是政务新媒体的重要载体,政务两微在增加了应用服务功能后依然具有广泛的吸引力[]。

  研究发现,河南省的电子政务水平排名靠前的地市,在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方面同样名列前茅。这就说明,虽有政务APP等新形态推出,但较好的电子政务应用积累依然是整体传播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研究发现旅游产业对地市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的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济源和焦作两地旅游产业发达,旅游类政务APP传播力指数较高,拉升了本地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总体指数。

  5.2 各类机构与各类型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力差异巨大

  通过对7类机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的综合比较可知,不同机构之间对政务新媒体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交通类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为0.93,为河南省最低,与排名第一的公安类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3.35相差甚远。公安类政务新媒体已逐步由重新媒体基础平台建设转向重服务功能建设,由“信息孤岛”转向多部门联动,由一般信息服务转向办事服务和政民互动服务。与公安类政务新媒体相比,其他类型政务新媒体的政务服务功能较差,过分注重新闻信息的发布而忽视了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忽略了公众真正需要的实质性服务。

  在对“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传播力指数综合比对后发现,除了政务网站外,政务微博微信、APP和头条号企鹅号的实际传播应用水平不高,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认识不足,部分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虽然开通了“一网+两微+一端及头条号企鹅号”,但却极少发布消息甚至未发布消息,成为所谓的僵尸号;二是发布信息数量少,日均发布信息条数不足一条;第三是互动性差,同公众的在线互动频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发布的信息被转发与被评论的数量为个位数,甚至为零,更有一些机构关闭在线回复功能;四是内容形式单一,原创内容少,所发布的内容大部分为转载,不能吸引受众;五是联动少,各政务新媒体所发布的信息无法形成多部门的信息流动,更无法进行“多元联动”,严重削弱自身传播力。

  5.3 地区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水平与其GDP相关性较为明显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进程报告(2019年)》可知,河南省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该结论与本研究中所得的河南省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平均指数值(3.20)极为吻合,这主要是因为区域的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水平与其信息化发展水平正相关,而区域GDP总量有助于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同时,河南省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存在区域应用水平差异性较大的问题,漯河、驻马店、郑州位列第二、三、四名,传播力指数分别为3.86、3.68、3.52,而河南省排名后3位的开封、信阳、焦作分别只有2.76、2.60和2.59。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之间政务新媒体应用差异较大,传播力水平差异也较大。河南省不同层级之间的政务新媒体应用水平差异也较大,省级机构政务新媒体应用意识相对较强且水平相对较高,市级次之,而区县则普遍存在政务新媒体设置不够健全,后续更新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通过地市政务新媒体传播力指数与地市GDP总量、GDP人均比对可知,前者与后两者有一定的关联度,但与GDP总量呈现弱关联,与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较高的人均GDP有助于推动各类政务新媒体应用水平乃至总体传播力的提升。下一步研究中需要更进一步的着力考察政务新媒体的媒介传播状态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实情,结合区域抑或机构特质对评价指标的再优化,对政务新媒体传播力评价核算体系进行更细致更科学更规范的设计,以期更客观的评价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切实推动“互联网+政务”工作。

(作者:张合斌,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