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处的位置 : 首页 > 综合资讯

刘雅鸣:融媒时代新闻评论的创新之策

2021-08-12 河南日报传媒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面对众声喧哗的舆论态势,以河南日报年轻报人为主力写作者,主要面向广大年轻受众的融媒评论栏目《豫论场》应运而生。

  以“最热的话题,走心的评论”为目标,以评论语言的创新表达,对焦点即时关切、对热点理性分析等为特点,《豫论场》栏目一经推出,即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成为河南日报疫情防控期间一个拳头新闻品牌。

  当时,正居家办公的几位河南日报年轻编辑记者由总编辑直接带领,采取线上指挥、小组化运行、扁平化管理等方式,针对疫情防控中的热点话题和突发事件,基本保持每天一篇或两篇原创言论的节奏,成稿后率先在河南日报客户端发布。《“胡辣汤”对“热干面”的情意》《“宅”好最后一班岗》《囤货心态要不得》等一批冒热气、接地气的评论,在疫情期间积极纾解社会情绪、主动引导社会舆论。随着《豫论场》栏目的常态化运作,关注新闻热点、社会现象,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舆论“轻骑兵”的特色和作用凸显。截至目前,已刊发各类稿件300多篇。

   几个特点

  话题选择有热度

  《豫论场》栏目的选题,往往是当天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和焦点社会现象,优先选择突发新闻、公共事件和“热搜”话题。曾就武汉“解封”、大头娃娃事件、人造“神童”、豪华中学整改、上海名媛群、支架降价、“办案就是为了搞钱”等热点新闻事件撰写评论,也就一元抗癌厨房、丁真走红、离婚冷静期、就地过年等焦点社会话题进行评说。话题流量与观点魅力相得益彰,既能通过对热点话题的评论提升作品关注度和吸引力,也能在新闻发生时,及时发出主流媒体声音、主动引导舆论。

  编发流程有速度

  因为是扁平化管理、在线审稿、即时修改、即时编发,相对于纸媒时代的新闻评论,《豫论场》栏目的采编流程得到合理压缩,编发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在日常写作中,一旦有热点新闻事件出现,或有焦点社会现象发酵,即第一时间关注,并由评论员“抢单”,迅速进入写作状态。成稿后,经过修改完善,在客户端上发布,再经朋友圈、微信群二次传播,迅速形成扩散效应,以速度争抢时效,以时效争抢注意力。这样,不仅革除了纸媒时代新闻评论延后一天见报的宿弊,也通过流程再造和创新,提高了新媒体平台内容编发效率,最大程度凸显了新闻评论的“快”。

   观点生产有锐度

  敢于舆论监督、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是新闻评论的传统,也是其魅力的关键所在。移动互联时代、自媒体时代,注意力是短缺的,“流量”的争夺是残酷的。如果话题的选择、标题的制作、内文的写作,态度不鲜明,没有“辣味儿”,就无法吸引和打动读者和用户,传播效果就会打折扣。鉴于此,《豫论场》栏目的评论稿件,避免拖泥带水、云山雾罩,避免套话、空话、废话,往往是直奔主题、直抒胸臆,针砭时弊、一针见血,追求的是犀利的笔触、鲜明的观点,不扭捏、不磨叽,彰显“辣味儿”。从《0.99的千次方,约等于零》《大学生干部哪来恁大的“官威”?》《48万元“管理费”,荒唐!》《消费张玉环的苦难,太可恶!》《围挡逾期不拆,到底是谁“不讲武德”?》等标题即可见一斑。

  思考问题有深度

  新闻评论的“快”与“深”并不矛盾,两者兼顾,效果尤佳。在评说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时,不拘于事件的表面细节,不囿于现象的浅层观感,思考得深入一些、评论得透彻一些、挖掘得纵深一些,就会大幅度提高评论作品的传播价值。

  如,《警惕疫情中的“后真相”》一文,通过比较、剖析疫情中各种谣言、谎言和非理性声音,揭示出某些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这个现象;《疫情之下,“慢变量”正在发生》一文,通过梳理疫情之下社会的变与不变,提出观点——“最激动人心的社会变化,不仅是高楼大厦的平地而起、工厂车间的鳞次栉比、街道社区的光鲜亮丽,更是价值观念的升华、治理理念的进步,是道德标尺的抬高、内心法则的沉淀。”进而提出,“这种发生在头脑之中的变化,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生生不息的深沉力量”;《疫情过后,向“汗水型”经济说再见》一文,着眼快递小哥猝死街头事件和“996”工作制遭遇集体声讨现象,深入分析了“汗水型”经济向“智慧型”经济转变的趋势,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建言献策。从这些稿件在客户端和各大网络平台的阅读量来看,“浅阅读”时代,深度内容依然有强大生命力和传播力。观点深一分,评论的魅力就增一分。

  情感关怀有温度

  评论的魅力,不仅在于说事论理,也在于激发内心的情感。在全国各地支援武汉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之际,《豫论场》栏目编发评论《“胡辣汤”对“热干面”的情意》,作者结合家庭生活、亲身体会,以引人动容的情感、轻松灵动的笔触,分析河南、湖北两地的饮食特点、文化渊源、人员往来等,传递出豫鄂两省人民相邻相依、相惜相伴、相亲相爱的愿望和心声,为同心协力战胜疫情鼓劲加油。这篇评论在河南日报客户端发布后,迅速收获10万+的阅读量,随后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湖北日报等媒体上发表,收获了良好社会效果。此外,《在大学除了读书,也看到人间》《宅生活其实并不“窄”》《立春开工 致敬希望》《有你在,便有整个春天》《各自安好,便是团圆》等,也都通过作者深情的笔触,彰显文字温度、观点深度。

  彰显人性的光辉、激发共鸣的价值、弥合社会的裂痕、凝聚万众的雄心,并在思想多元多变的背景下凝聚共识、筑牢底线,在观点交融交锋的时代坚守核心价值观,这样的评论,才能真正传递时代的温度、呈现人文的高度。

  几点启示

  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通过“供给侧改革”,打通“两个舆论场”,绘出社会共识“同心圆”,是新闻媒体的时代使命和现实职责。《豫论场》栏目一年来的尝试和创新,只是融媒时代新闻评论谋求“突围”的探索之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内容为王”依然是需要坚守的方向,观点的力量和思想的魅力依然是新闻作品的传播价值之一。

  贯彻落实“主力军上主战场”要求,打通“两个舆论场”,必须改变传统媒体的思维定势,改变传统新闻评论操作手法,通过业务创新和文本再造,实现新闻评论的转型升级。《豫论场》栏目的探索为媒体创新新闻策划和写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受众范围追求“出圈”,评论产品才能“出众”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10~19岁、20~29岁、30~3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9.3%、21.5%、20.8%,可见年轻人是移动互联网主体用户。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寻求网络“最大公约数”,就必须进行评论写作的“供给侧改革”,告别以往“我写什么话题你看什么话题”“我写成啥样的你就看啥样的”模式,主动去选择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研究和适应年轻人活跃的思想和多元价值观,通过评论内容的年轻化、时尚化,吸引年轻的读者,让评论产品成功“出圈”。

  比如,栏目关注过“饭圈”“996工作制”“开学季”“留守女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后浪”等话题,也拟过《纵是模仿后浪,也要高喊“奥利给”》《讲真,这届单身汪可喜欢过七夕了》《请给我一首歌的时间》《@高三生:愿你们成为这样的人》等贴合年轻人阅读偏好和审美习惯的标题。写作时,力避空话、套话,摒弃“八股腔”,笔触和语调都尽量不让年轻人觉得“爹味十足”。《豫论场》栏目的很多文章都在朋友圈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他们也对栏目提出过很多宝贵意见。

  语言风格追求“出新”,阅读体验才能“出色”

  《豫论场》栏目曾就疫情期间白菜、口罩涨价一事发表评论《白菜致口罩的一封信》。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以幽默诙谐的笔调,批判了哄抬物价之举,同时劝告群众不要抢购物资,读起来轻松惬意,令人忍俊不禁。

  适当引用或化用恰当的网络流行语,改变评论语言的呆板印象,让评论生动时尚起来,不失为创新评论语言的一个有效途径。《马保国为啥不先“耗子尾汁”呢?》一文,不仅标题用到了“耗子尾汁”这个网络流行语,行文风格也轻松幽默,以辛辣的笔触鞭挞社会不良现象,用“割韭菜”“凡尔赛”等网络流行语,批评哗众取宠的炒作行为。

  传统媒体的评论语言多以严肃、严谨为主。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年轻读者越来越注重体验感,越来越在乎愉悦度,这就要求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特色也要与时俱进,要用更加鲜活生动的语言、更加自由洒脱的表达、更加灵动清新的风格,增强悦读性、延长注意力停留时间,进而增强评论观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传播渠道追求“出界”,传播效果才能“出彩”

  媒体全面融合时代,新闻内容往往采取“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融合发展思路,评论也不例外。《豫论场》栏目稿件往往是在河南日报客户端首发,同时经“顶端新闻”客户端、河南日报官方微信公号、河南日报官方微博、大河网等发布,并在微信朋友圈广泛转发,最后再择优刊发在河南日报纸质版上,从而打破了各媒体之间的内容边界,形成了全天候、立体式编发的全媒体矩阵。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往往会将评论作品在旗下各媒体平台全网推送,以形成矩阵化传播态势,增强作品传播力和影响力,也会根据其客户端、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发稿特点和传播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发推广不同类型稿件,在构建传播矩阵的同时,搭建产品矩阵。

  在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时代,观点和思想的广覆盖、深触达越来越难,只有在传播渠道上“全面开花”,打通各媒体平台间的界限,形成传播矩阵,才能让评论作品进入更多读者视线、深入更多读者内心,实现传播效果上的出新出彩。(作者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